公共组织[郑州大学2023年研;厦门大学2020年研;东北大学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侨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武大2013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对外经贸2009年研]
【答案】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公共组织主要指国家或政府组织(广义的公共组织包含第三部门)。其基本特征包括:①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②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具有强制性;③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④具有明显的政治性;⑤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不易测量;⑥具有独占性或非竞争性。
(资料图片)
新公共管理[人大2023年研;宁波大学2021年研;中央民大2020年研;河北地大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湖南师大2016年研;中财2015年研;华南师大2013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
【答案】
新公共管理是指以泰罗古典主义管理原则为基础,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一种理论和相关的政策、实践活动。其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的特点主要有: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家政府[福建师大2023年研;南京师大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9年研]
【答案】
企业家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且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企业家政府理论由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传统政府官僚体制的危机催生了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出现,传统官僚体制所带来的组织僵化、效率低下、非人格化等问题迫使公共管理者寻求政府改革的出路。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和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包括:①掌舵而不是划桨;②重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③注重引入竞争机制;④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⑤重产出而非投入;⑥具备“顾客意识”;⑦有收益而不浪费;⑧重预防而不是治疗;⑨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⑩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企业家政府理论对于重新审视现代的政府角色、正确地认识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但企业家政府理论也在忽视公共性、责任、导致重复浪费、腐败等方面招致了其他学者的批评。
政府再造[宁波大学2020年研;中财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南师大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5年研;对外经贸2014年研;人大2013年研]
【答案】
政府再造是指通过变革对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促使公共管理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政府再造的具体内涵表现在:①政府再造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非官僚化并且具有创新精神与活力、以市场及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政府;②政府再造的本质是通过再造工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政府再造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④政府再造是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的公共部门;⑤政府再造是使政府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
网络治理[人大2021年研]
【答案】
网络治理是指以追求或增进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多元的行动主体通过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彼此沟通配合,分享公共权力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在网络治理中,政府和其他主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同主体在信息、资源、组织等多个方面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是建构在理性“复杂人”理论基础上,面临不确定的环境和多元利益诉求,追求主体之间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一般采取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是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政策周期[天津商大2021年研;对外经贸2019年研;东北财大2016年研;内蒙古大学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
政策周期是指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监控一终结这几个阶段后形成的一个周期。政策周期表明,新的政策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常常是原有政策的延续,是为适应新政策加以修改调整,从而形成政策的一个新周期,实现新老政策的交替循环。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一般都包括五个阶段:政策制定阶段、政策执行阶段、政策评估阶段、政策监控阶段和政策终结阶段。政策周期可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巩固和发展现行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策评估[中央民大2023年研;北邮2021年研;人大2019年研;南航2018年研;河海大学2013年研;中财2010年相关试题:公共政策评估[浙江财大2020年研;湖南师大2019年研]
【答案】
政策评估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其目的是通过将这些信息直接或间接地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人员,促使他们适时作出政策反应、选择好的政策方案、及时调整不当的政策、废除无效的政策、改善政策执行行为,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多样化的政策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从评估机构的地位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深圳大学2020年研;天津商大2017年研]
相关试题:绩效评估[华东政法2023年研;对外经贸2021年研;杭州师大2020年研;贵州财大2014年研]、政府绩效评估[华南理工2023年研]
【答案】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指根据绩效目标,运用综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按照严格的评估程序对公共部门履行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社会效果进行测量、划分绩效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改进绩效的活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要对公共部门做了什么-业绩;做得怎么样-质量、水平、效率以及社会影响和公众的反应(外部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强调以结果为本,评估是为了规范公共管理行为、提高效能,使公共部门在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